广州总公司:
电子邮件:
gbd33@163.com
热线电话(16条线):
+86 20 61133120
020 6113 3120
020 3829 5993(传真)
综合业务部:
电话:
陈小姐:13688873611(广州)
罗先生:18823089448(江门)
Anne:13923362011(珠海)
从9月1日开始,广州市将在6个试点区域同时试水“先照后证”、“一址多照”,甚至可以“零首付办证”。根据昨日广州市政府审议并通过的商事登记改革配套方案,广州市工商部门不再登记商事主体实收资本和经营范围等事项,除金融、电信等个别行业外,所有商事主体先领取营业执照后再办理许可审批手续,即“先照后证”。广州取消年度检验制度,实行年度报告制度,工商部门将商事主体提交的年度报告向社会公示。待总结经验和做法后,今年年底将在全市铺开。
广州信息化手段优于周边城市
广州市作为全国首个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国家中心城市,已经落后于深圳、珠海等周边城市。今年3月开始,在深圳、珠海注册公司不再审查注册资本,不要注册地址文件,不年审,只要三天可以完成办理。改革的红利已经出现,自3月1日起,截至7月20日,深圳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16万户,不到四个月的时间,商事登记主体数量已经相当于2012年全年的新登记主体数量。
丧失了先发的机会,是否还存在后发的优势。广州市工商局局长张建华介绍,“正是深圳、珠海先吃了螃蟹,我们才有今天的进步。”张建华称,广州市在信息自动化方面的手段比先行改革的周边城市要先进。
如张建华所说,在广州市商事登记改革的两个配套文件《广州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(试行)》和《广州市商事主体信息平台运行管理规则(试行)》中,其中一个制度设计专门针对信息自动化。在对商事等级改革的新闻通报中,首个亮点介绍就是建立高度智能化的商事主体信息平台。
“深圳的营业执照,不再记载经营类别,我们还是登记了国民经济大类别,主要是为方便监管部门在信息平台上进行监管。”张建华说。根据通报,由于信息化建设是商事登记改革的重要技术保障,没有信息化手段支撑的商事登记改革,无法将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。搭建商事登记管理信息平台和商事主体信息公示平台,是广州市有别于其他地市商事登记改革的一大特色,打破了以往各部门信息孤岛、互不连通的模式,实现了各部门资源共享、无缝对接和工作高效运行的重要措施,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。
张建华在新闻发布会上,建议企业或者市民在从事商事活动时,都可以便捷的使用商事主体信息平台,共同监管和防止一些企业的违规违法活动。
会计师事务所业务重心将转移
对于改革是否能够带来周边城市的创业热潮。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认为,对于新产业的布局和就业将有较大的意义。“商事登记改革在深圳、珠海、东莞、佛山、惠州等几个地区已经开始实施了,所以对于广州来说是没什么创新的空间。”彭澎认为,尽管空间不大,不过改革的方案措施简化企业登记程序、创立公司零首付,都有利于增加更多企业的创立,也可以鼓励不少大学生自主创业,使更多新产业新技能诞生,而且因为公司、企业的增多,对于就业率来说,也会有所提高。
改革的方案目标也是为激发市场活力,张建华介绍了《实施办法》在总体思路上体现了四个原则,一是降低准入门槛,激发市场活力;二是简政放权,打造服务型政府;三是建立权责一致,审批和监管相统一的管理体系;四是通过信息化手段,构建市场主体诚信体系。
广州某管理咨询公司负责人表示,改革释放了生产力要素的自由流转,市场主体在自主经营方面有了自主选择权,为广州进一步市场化与国际惯例接轨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。
改革带来红利,也会触动相关利益方。广州市众多会计师行业的从业者忧心忡忡,认为改革有可能剥夺了会计师事务所在企业验资及年审方面的职能。
“申请营业执照我们一分钱都不需要,连营业执照的框架都是政府出的。”根据张建华的介绍,注册资本方面,广州是实行认缴制,也就是说不需要先投入进去,但是有一点,我们会在企业公示平台公示,在企业的页面上有进行注明实缴资本的数额。
有会计师认为,从法理上,应该先进行《公司法》修改。尽管有抱怨声,有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已经着手准备,将业务重心转向审计和报表。广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唐经理表示,“公司将争取大多数的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客户,属于一些大、中型的企业。上述企业需要做一些审计报表之类的业务,将失去验资环节的业务的影响降到最小。
彭澎认为,商事登记改革免去企业审计和验资等业务外,很多企业还会有其他很多不同的业务需要办理,会计师事务所也要学会调整业务的分配,提高员工的能力去处理其他不同的业务。
以上内容均由金中企业顾问收集汇总整理,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,如需办理业务,可联系客服办理,或直接致电总部24小时热线:020-61133120办理。